
大家手機下載VPN APP的時候,會發現大多數主流的VPN評分都在4.0~4.3分,而VPN品牌Private Internet Access(以下簡稱“PIA”)評分一枝獨秀達4.5分、App Store評分更達4.7。自認認真客觀地測試和推薦VPN的小U,一定要和大家開箱一下Private Internet Access這款VPN,分析是否適合大家使用,是否安全,實際體驗如何,香港台灣的VPN服務器表現是否滿意,以及最重要的一點:PIA VPN是否值得購買?
摘要節點
Private Internet Access基本面分析
根據維基百科,PIA是美國老牌的VPN服務提供商,從2010至今已運營超過10年。PIA有唔少“歲月的痕跡”見證住他的“輩分”,例如Private Internet Acceess的取名“又長又臭”:現在所有的VPN品牌都簡短響亮:SurfShark,Vypr,CyberGhost已經算長。但我哋不能“以名取人”,PIA既然擁有超高的VPN用家評分,認真睇睇是否值得推薦。
Private Internet Acceess 是小U第一隻測試和介紹的源自美國VPN,因為一般來說,因為“五眼聯盟”的關係,小U是會直接PASS掉總部在美國的公司。為什麼PIA是可以商榷的例外:第一,十多年間沒有PIA的洩密安全事故報道,第二,根據美國法院記錄,PIA曾被FBI傳召上庭提供客戶的可疑上網記錄,PIA的回應是“我們零記錄無可奉告”,用最硬核的行動證明自己堅守No-Log Policy。對比才成立幾年的NordVPN就洩密新聞隨便就能Google到,又找來做會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來給自己做審計“證明清白”,我更願意相信時間和對簿公堂的證明PIA的VPN隱私可靠。PIA在2019年11月被英國的Kape集團併購。網上消息有認為Kape的前科並不乾淨,現未有證據PIA被Kape併購後、隱私性安全性政策受到如何影響,但在意的朋友留個心眼。
Private Internet Access 聲稱擁有超過24,000個服務器,遠遠多於同價位產品,小U對VPN服務器數目一直有個迷思:
- 第一、VPN服務器的“數量”和“質量”是否成正比?(例如有很多服務器但是每個服務器的配置都很低?)
- 第二、VPN服務器的數量和VPN分配IP的數量、以及跨國換區的成功率是否成正比?
恰好PIA的App評分如此之高,實在要一試順便驗證以上的猜想。
PIA不強調娛樂功能,不像SurfShark那樣強調宣傳可以Netflix跨區Streaming,風格和VyprVPN相似,是屬於“技術型”偏向的VPN。
絲般順滑的VPN操作體驗:PIA高評分的主因?
為了找出Private Internet Access VPN高評分的原因,小U自費購入了PIA,上手體驗十分順暢!下面是詳細的開箱經過:
PIA 手機APP的體驗
Private Internet Access VPN的手機APP主界面十分清爽,中央一個大大的連線按鈕,下面是選擇VPN連線國家。最爽的是按下連線竟然1秒不到就手機一震提示連線成功!這個超高速的VPN連線體驗真的很爽。PIA界面簡單而又不乏巧思,只要往下一拉就可以見到眾多快速設定選項,而且是越往下越技術、越複雜。更加用心的是右上角的按鈕可以自訂化主界面欄目的順序和隱藏,這種尊重VPN用家的APP設計使人用得舒服。
PIA APP的左上角的Menu按鈕彈出各項詳細設定,其中包括“Per App Settings”相當於SurfShark的Split Tunnel讓某些APP繞過VPN(例如Gaming,網上視頻Streaming),Settings之中比較重要的是要選擇“Protocol”VPN協議模式為WireGuard,因為實測比OpenVPN快很多(關於測速詳細數據在下方章節),
Private Internet Access的 Android手機端APP也不是毫無瑕疵,例如VPN Kill-Switch一項的功能只有在使用OpenVPN時候才能手動開啟關閉,而如果選擇了WireGuard VPN模式,PIA就只能依賴Android自身的“VPN Always On”功能來提供“更好的Kill-Switch”服務。而部分客製化的Android系統,例如我幾年前購入、現十分後悔的HUAWEI MATE10,就將“VPN Always On”這個功能去掉了!(果然喺大陸牌子的行為!)在Reddit的PIA討論區也有不少大陸Android機的用家遇到此問題 – 討論帖子。PIA iOS手機App則沒有這個問題。

PIA VPN 定制化Android手機App的KILLSWITCH功能要留意
PIA Windows VPN軟件的使用體驗
Windows端的Private Internet Access和手機APP一樣順暢,主界面是在右下角的狀態欄點擊彈出、秉承手機端的簡單設計、並且可以有“明/暗”兩款配色可選:
如果點開“v”查看詳情,小狀態欄就會伸長顯示更多的選項,操作十分方便:
Windows端中PIA使用過程中沒有發現明顯的瑕疵BUG。
針對Wireguard和OpenVPN兩個Windows中可用的VPN模式,小U進行了速度測試(香港VPN服務器):
- PIA OPENVPN 測速(TCP)
- PIA OPENVPN 測速 (UDP)
- PIA WIREGUARD VPN 測速
PIA不同VPN模式測速 | 下載速度 1 | 下載速度 2 |
---|---|---|
OpenVPN (TCP) | 33.34 Mbps | 32.86 Mbps |
OpenVPN (UDP) | 80.09 Mbps | 66.69 Mbps |
WireGuard | 245.28 Mbps | 181.13 Mbps |
結果發現PIA在WireGuard模式中的速度比OpenVPN TCP或UDP選項的都要快,所以建議大家選用最新最先進的Wireguard模式。
PIA獨特的VPN+PROXY模式
Private Internet Access沒有SurfShark的雙VPN功能,但有獨特的VPN+PROXY模式,設定截圖如下,會見到VPN SERVER下面有一行:VIA SHADOWSOCKS –
經過測試,連線的順序是:你 -> Proxy Server -> VPN Server,也就是利用Proxy實現了和雙VPN類似的效果,而且比起雙VPN不會浪費資源做兩次VPN加密,理論上速度損失會更少。
PIA提供兩種PROXY模式:SOCKS5和ShadowSocks。SOCKS5只是單純的轉跳,而ShadowSocks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翻墻效果。例如你想通過OpenVPN翻墻,如果ISP利用DPI技術(Deep Packet Inspection)分析數據包的Fingerprint,可以辨別出哪些數據是經過OpenVPN封包的從而進行攔截,而如果在連線OpenVPN之前先套上ShadowSocks,那麼DPI就可能沒那麼容易分得出來。ShadowSocks本身的加密性一般,但穿墻能力好,而OpenVPN加密性好,PIA這個模式將VPN和ShadowSocks的優點結合起身,確實是不錯的設計。
不過提供ShadowSocks的服務器位置不多,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日本、瑞士和以色列六個PIA重金投資服務器資源的地方才有。
PIA:開源透明的付費VPN
在小U“2021年最推薦香港人使用的VPN”列表中,Private Internet Access和Proton是唯二開源的VPN。開源(Open Source)有兩個目的,第一是讓“民間大神”可以參與到APP/代碼的審核和優化,找出安全漏洞,發現和修復BUG等等。PIA更特別設有“White Hat”計劃(PIA上的計劃介紹),用“物質獎勵”鼓勵大家的參與。開源的第二個目的是通過增加透明度來增加大家對APP的信任度。如果代碼中有侵犯隱私的意圖,就會一覽無遺。
PIA的開源代碼可以在GitHub Resporitory 中找到:https://github.com/pia-foss

PIA VPN在Github上的開源代碼
PIA另一個增加透明度的方法是設有公眾討論的Forum,這是小U首次遇見的設有公眾討論區的VPN:
而且PIA在Reddit也有專屬討論區,PIA開源、開放、透明的做法值得其他VPN供應商學習。
PIA的不足之處
最後分析Private Internet Access的不足之處,PIA是“技術型”的VPN,小U不會拿他和SurfShark相比、批評PIA對Netflix支援不好,因為娛樂本身就不是PIA的市場定位(而實測中PIA解鎖日本Netflix沒問題,我當做是額外Bonus)。下面主要和另一款小U推薦的“技術型”VPN:VyprVPN做比較。
VPN協議偏少和默認VPN模式加密系數低
PIA支援的VPN協議只有Wireguard和OpenVPN兩種,IKEV2 (IPSec)只在iOS上支援,PIA在網站上寫的PPTP/L2TP並未能在手機App或電腦端中找到,搜了一下Support文章也沒有找到,為什麼呢?
使用PIA要留意一點,他默認的連線模式是使用OpenVPN,默認認證模式為低加密的“SHA1”、加密模式“AES-128”和握手加密“RSA-2048”,建議修改為“SHA256”、“AES-256”和“RSA-4096”,或者直接轉成WireGuard VPN模式以便獲得最高級的加密。
PIA香港VPN服務器軟肋
Private Internet Access在亞洲區除了新加坡和日本有實體在地VPN Server外,其他地區都是“虛擬地點”VPN服務器。而香港的服務器也是“虛擬VPN Server”,實測Speedtest數據和VyprVPN對比有點“慘不忍睹”:PING值達60ms、傳輸速度在100~200Mbps浮動。
VyprVPN的速度就在300Mbps左右浮動,明顯比PIA高速穩定,而且ping值可以保持在5ms以下 (VyprVPN的詳細測試):

VyprVPN香港服務器的每日測速結果
那除了香港,其他亞洲區的PIA服務器怎麼樣?於是小U再用WireGuard模式對日本,台灣和新加坡的VPN服務器進行測速:
- PIA台灣VPN服務器測速
- PIA新加坡VPN服務器測速
- PIA日本VPN服務器測速
PIA VPN服務器位置 | 速度測試 1 | 速度測試 2 |
---|---|---|
日本 | 93.63 Mbps | 93.28 Mbps |
新加坡 | 113.80 Mbps | 184.26 Mbps |
台灣 | 130.84 Mbps | 257.35 Mbps |
日本路途遙遠能達到90Mbps還算可以,而台灣和新加坡速度在100~200Mbps浮動,中規中矩。根據PIA VPN內部消息,台灣的在地服務器正在籌組上線中,小U會在二月再對PIA的東亞區VPN測試。現階段我也會建議大家設定台灣為首要VPN服務器選擇。
總結:PIA是否值得購買?
- 手機和檯機上的VPN使用體驗一流
- 用家評分數一數二高
- 老牌VPN 10年冇安全事故
- 法庭上證明自己的NO-LOG Policy
- 香港Server性能欠奉
- Android KillSwitch未必能用
- VPN模式選擇較少
Private Internet Access的上手感覺十分流暢,無論你是否有VPN經驗都可以感覺很輕鬆就能用上VPN。但是PIA的技術細節位也有不能忽略的瑕疵,包括:Android手機APP端的Kill Switch依賴Android系統本身有冇提供,以及香港的VPN服務器為虛擬服務器且效能欠奉。在小U剛接觸PIA的時候他的售價是$2.19/每月,比起當時的SurfShark要便宜20%,但現時PIA的大優惠期已過,PIA的月費比SurfShark還貴,與VyprVPN相比更是貴了80%。
如果你不喜歡SurfShark、CyberGhost花俏的功能,就拿另一款“純VPN”定位的VyprVPN與之相比,PIA的24,000個VPN服務器並未有給用家帶來很好的VPN速度效能,相反價錢更低、服務器只有600多個、安全Profile更完美的瑞士VyprVPN在香港的速度表現遠超PIA (VyprVPN的詳細測試)。但以這個結論僅限於香港的測試結果所作出的推薦,或許PIA的24,000個服務器在海外的表現會更優秀,而且PIA消息說本月底即將在台灣上線“在地服務器”。小U會在不久的將來系統性測試香港以外的海外的VPN服務器效能,希望到時候PIA會有好的表現!
更多文章供參考:
當初用PIA,純粹支持hkmap,估唔到評價咁高!